博缘德化陶瓷商城   
厂家直销
欢迎定做,批发价格从优

 
点击放大
慈缘弥勒邱双
原  价: 42000 元
Edehua价: 39900 元
 
点击放大
西方三圣
原  价: 16000 元
Edehua价: 14998 元
 
点击放大
趣弈黄釉茶叶
原  价: 27 元
Edehua价: 15 元
 
点击放大
心驰神往 德
原  价: 980 元
Edehua价: 960 元
 
点击放大
车载白瓷禅定
原  价: 388 元
Edehua价: 168 元
 
点击放大
玉瓷旅行茶具
原  价: 39 元
Edehua价: 30 元
 
新闻内容
 

德化白瓷:世界“官窑”再续传奇
发布人:edehua 发布时间:2019年4月27日 已被浏览 1760
  

福建省德化县洞上陶艺村,陶瓷工匠从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月记窑中搬出一批陶瓷茶壶。


  草长莺飞四月天,南方山区小县德化时晴时雨,恼人的晚春如期而至。

  午后,64岁的老窑工吴清芳娴熟地修出茶壶陶坯,细腻的瓷土不断从他指间滑落。眼看天又阴了下来,他愀然不悦。拉好的瓷坯迟迟不干,烧窑的日子又要后延几日了。

  蔡径村位于福建泉州德化城郊,四周青山延绵不绝,风景秀美。顺着曲曲折折的小路进村,一座红砖黛瓦的古窑依山而建,窑口上方的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月记窑”。这里保留着一种现今已极为罕见的传统陶瓷烧制方式——薪火龙窑。

  月记窑长43米,每月烧一次,一窑可烧2万个茶壶。吴清芳19岁便到月记窑制瓷烧瓷,大半生与古窑相伴,他深为心安。

  400年来,月记窑薪火不灭,它和散落在德化境内的200多个古窑遗址一道,见证了德化白瓷的辉煌历史。千百年来,一件件温润如玉、明净典雅的瓷器从德化烧制出来,沿着贯穿古今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全世界。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盛赞:“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戴云的音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德化是民窑的典型代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历经岁月磨洗,德化白瓷历久弥新,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并蒂开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这座赓续千年的“陶瓷世界工厂”,再度绽放出迷人的东方魅力。

  世界的“官窑”

  德化是千年古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取名“德化”,有“以德化民”之意。北宋时期,首任县官刘文敏曾撰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佐其意。

  德化境内山脉连绵,森林密布,平地极少。“闽中屋脊”戴云山绵亘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逾700米,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清代诗人姚鼐在《宿德化县》中曾感慨:“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

  但大自然也给予了德化独特的眷顾:丰富的“高岭土”是制作陶瓷的优质原料,大量的松木成为烧制瓷器的绝佳燃料。两条主要河流分别通往港口城市福州和泉州,便于德化白瓷行销全世界。

  “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在唐代德化诗人颜仁郁笔下,全村老少制造陶瓷的场面生动再现;“傍人莫怪山间静,茶满瓷瓶酒满樽”,瓷瓶装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当时陶瓷业的兴盛。

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全县目前已发现的自唐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坡长达57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6790多件瓷器。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37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学会了制陶。夏商时期,德化出现了原始青瓷制作。唐末五代,德化陶瓷已初具规模,编纂了世界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并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

“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

  宋元时期,德化瓷产品以青白瓷为主,随着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大量外销,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于广东海域打捞的“南海一号”出水13000多件外销瓷器,其中大部分为福建德化窑白瓷与青白瓷。

  明代,德化陶瓷烧制技艺达到巅峰,所生产的白瓷瓷质致密,白如凝脂,被誉为“象牙白”,诞生了何朝宗等工艺大师。他创作的形态各异的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中被奉为神物至宝,流传到欧洲后,送子观音造像曾一度被误为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耶稣。

  被法国人称作“中国白(Blanc de Chine)”的德化白瓷,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他们极力研究、仿制德化陶瓷。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不仅大量购买,还下令仿制。

  1708年,德国炼金术士伯特格尔仿制出第一件白瓷。1710年,德国梅森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瓷厂,开启了欧洲长达300多年的制瓷史,给欧洲乃至世界陶瓷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清代,花式丰富、画面活泼的青花瓷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产品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

  清末,德化瓷业走入低谷,但少数艺人坚持创作。其中,苏学金创作的《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之后许友义创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先后在英国、日本等地举行的博览会获得金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益于西洋工艺瓷的大量出口,德化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自宋以降,德化陶瓷就大量出口,从古代的粉盒、军持及西方宗教用品,到现代的西洋工艺瓷,都深深印上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烙印。而且在国外的影响力远胜于国内。“虽然德化白瓷在中国是民窑,但在欧洲深受皇室贵族喜爱,可以说是世界的‘官窑’。”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德化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

  传统技法遭遇当代艺术

  德化城区人多地少,传统的柴烧窑被电窑、气窑取代后,无论是生产日用瓷、工艺瓷的工厂,还是艺术家的作坊,都隐进一座座五六层的小楼里。

  在这片以白瓷著称的土地上,艺术瓷雕百家争鸣,包括诞生了陶瓷大师许友义的许氏家族。出生于1969年的许瑞峰,是许氏瓷塑第六代传人。靠着对传统艺术瓷塑的传承和坚守,许氏瓷塑这块金字招牌经久不衰。

  在他的“泰峰艺术馆”,二楼是许家七代人作品的展示空间。季春的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滴打在一楼天井的小池塘里,惊得池中锦鲤四散游去。许瑞峰招呼客人一边喝茶,一边听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父创办了陶瓷作坊,许瑞峰白天在国营瓷厂上班,晚上回家接着干活。彼时西洋工艺瓷飞速发展,但他坚守传统。在他看来,德化陶瓷传承千年,立足于世的还是瓷塑技艺。“离开传统的瓷塑技艺,那还叫德化白瓷吗?”

  30多年的匠心耕耘,许瑞峰的作品深得收藏家和博物馆青睐,他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说,传统技法还有很多值得揣摩和提升的地方,而并非“已经走到尽头”。

  在德化陶瓷艺术圈,同样身为名门之后的苏献忠是一个“异端”。清末民初,乱世中的苏学金创办了蕴玉瓷庄,如今已传到第四代掌门人苏献忠手中。

  鸭舌帽、皮夹克,光在衣着上,51岁的苏献忠就迥异于常年粗布马褂的传统瓷塑艺人。在父亲一手打拼出来的厂房里,他的工作室摆满了艺术理论书籍和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用白瓷烧制的蜻蜓,翅膀薄如蝉翼;一沓沓蓬松起皱的瓷纸,像是被水泡过的书。这些前卫而大胆的作品,简直是对传统瓷雕的离经叛道。

  出身名门世家,苏献忠深得父辈真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他捏的罗汉已小有名气。“突然有一天我想,我才30出头,难道一辈子都要捏罗汉吗?”

  199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到德化办进修班,苏献忠第一个报名。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现代艺术理念,开始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很多传统的白瓷艺人都是苏献忠的前辈,因此他早期的叛逆也不敢过于张扬。2009年,一批西方陶瓷艺术家到德化交流创作,在这些现代作品的映衬下,他的作品——一名传统仕女坐在棺材上——显得并不过分,他的“异端”行为也逐步为圈子接受。

  “如果现在还固守传统的观音造像,只能叫抄袭传统。你看现在西方还有满大街的蒙娜丽莎吗?”苏献忠说。

  2016年,他用陶瓷创作了《纸》,开始从纯粹的雕塑转到抽象艺术。他说,观念性的、抽象的艺术跟西方人思维模式接近,而不是具体的器物或人像。“我想我找到了跟西方现代文明对话交流的方式。”

  2018年,《纸》系列作品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他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德化白瓷艺术家,作品多次在欧洲展出。

  但在骨子里,他一直没离开过传统。他的《纸》系列作品,用的是德化传统薄胎技艺;他招的5个徒弟,正努力学习传统的宗教造像技艺。明代雕塑家何朝宗创造的一系列技法,特别是以圆为主的衣纹线条,也一直传承至今,是每个德化陶瓷艺人必备“技艺”。

  “《纸》系列只是一个起点,用传统技法能呈现出什么样的当代艺术,德化白瓷艺术还有无限的可能。”苏献忠兴奋地说,畅想着用3D打印等现代科技探索德化陶瓷新的可能。

  千年的“海丝”基因,让德化人身上充满海纳百川的精神。正是这份自信与包容,让延续千年的德化白瓷在与西方文明的对话中,激荡出全新的艺术火花。

  明清时期的碗底,借助当代工艺烧制的碗身获得“重生”;八个白瓷花瓶上稍加装饰,讲述了八仙过海的故事。在德化博物馆二楼,展出的是另类的“中国白”。

  自2017年以来,德化连续举办“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到德化驻地创作,他们以德化瓷泥为原料,结合异国文化和现代艺术理念,拓展白瓷艺术创作的边界。

  续写千年“海丝”传奇

  “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世世代代的德化人以制瓷、贸瓷为生,至今,全县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陶瓷业。

  每次烧窑前,吴清芳都虔诚地在窑前摆上水果和猪头,燃放鞭炮拜祭窑神。德化“窑神”是一位名叫林炳的拱窑师傅,他于900多年前发明的圆拱形大窑炉(亦称鸡笼窑),不仅将容量扩大了十几倍,控制烧成火焰也变得更加容易,烧制出的瓷器更加洁白剔透。

  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前的广场,窑工林炳的雕像巍然耸立。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末,耗费大量木材的土坯窑全部被电窑和液化气窑取代,但他的开拓精神代代相传,世代以外销瓷为业的德化,从古至今都引领着世界白瓷消费的潮流。

  如今,德化陶瓷主要的出口品类从古代日用瓷变成了西洋工艺瓷。全球各地的环球影城、迪士尼的纪念商品、星巴克的“网红”陶瓷杯,大多来自于中国南方的这个小县。

  在2000多家出口企业中,“顺美”是其中的佼佼者。常年的外销瓷生意,让这家公司也变得“洋气”起来。在公司展厅,招待客人的不是闽南功夫茶,而是咖啡和巧克力。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说,公司根大力投入研发和设计,严把质量关,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议价权。

  “最初我们做来样加工,到现在我们设计能力提高了,生产的都是一年以后的产品,真正做到了引流世界潮流。”郑鹏飞说。

  如今,顺美厂区大部分区域向游客开放,占地20000平方米的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从小矮人、白雪公主到艾莎公主,从复活节到万圣节装饰,各式西洋工艺瓷琳琅满目,俨然一个奇幻的陶瓷世界。这里不仅成为热门的工业旅游景点,也是顺美对外展示产品和设计的窗口。

  现代工业的兴起,传统的柴烧技法逐渐沉寂,只剩下月记窑还保留着零星窑火。但它从未熄灭。

  近几年,随着茶道、香道等“禅意”生活方式的风行,柴烧技法再次兴起。吴清芳说,窑炉的柴火从下往上烧,第一个窑目的柴火要持续烧2个小时,才点燃下一个窑目的柴火,连续烧制一两天,窑里的瓷器便“熟”了。

  除了吴清芳做的茶壶,月记窑还烧制洞上陶艺村创客们的作品。洞上陶艺村,是以月记窑的柴烧、传统手工制作为主题而集聚形成的创客工坊。

  90后“创客”许巧梅租下了村头的两间瓦房,装修一新作为自己的陶瓷创作工坊,展示着近百件作品。临近月记窑开窑,她便整日守在村子里,为装窑做最后的准备。

  许巧梅说,柴烧窑各个部位受热不均,烧制出来的茶具器形各异,正是这种“不完美”,满足了追求拙朴器物的个性化需求。高温熔化的釉水和柴灰融为一体,掉落在裸烧的陶瓷上形成形态各异的“落灰”,展现出机器工业产品所无法表达的质朴美感,日本、中国台湾等地消费者尤为喜爱这样的器皿。

  “去年我一共烧了十窑,订单一直供不应求,”许巧梅说,“带着柴烧瓷出去参展,每次几乎连样品都被一抢而空。”为了让产量跟上,除了在月记窑租窑烧瓷,去年底她还自己建了个一立方米的小窑,跟着老师傅学烧窑技术。在社交网络上,她定期更新自己的创作状态,展示销售最新的烧制成果。

  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说,德化正推动陶瓷企业在机器、材料、管理实现突破,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同时注入设计、文化、科技“三大元素”,实现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推动古老的艺术瑰宝续写千年“海丝”传奇。

  如今,蔡径村已有二十多家像许巧梅这样的青年艺人所建的工坊,村里的灰顶红砖瓦房也都改造成了柴烧瓷的艺术展示空间。古窑薪火不息,来自全球的创客和陶瓷艺术家聚集于此,等待着每一次窑火的复苏。

转载自2019年4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原标题为《福建德化白瓷被誉为“中国白” 宋元时期已销海外 世界“官窑”再续传奇》。

 

 
点击关闭窗口
 相关最新新闻 更多新闻...
· 汉侯博物馆:泉州陶瓷的精美,超乎我们的想象…… · “何以中国白——最中国·文博市集”德化专场举办
· 中国白·德化瓷将亮相2024春季广交会 · 塑新瓷 拓市场
· 柯国镇、陈金通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荣誉 · 徐明媚——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非遗传承人
· 德化白瓷被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 · 德化陶瓷产业园区:打造实现陶瓷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引擎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圆满落幕 · 县委书记黄文捷带队到云南省昆明市考察
· 德化县县长方俊钦:积极对接墨西哥企业,期待共享陶瓷发展新机遇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团队参访墨西哥普埃布拉塞利娅陶艺公司
· “中国白”闪耀欧美 德化瓷出海风帆正劲 · “中国白”巡展震撼欧美
· 中国福建德化陶瓷企业供采对接会在芝加哥举行 · 以设计创新驱动陶瓷产业升级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走进联合国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在纽约举办推介活动 · 百件精品瓷器展示泉州海洋考古成果

版权所有(C)2006-2012 德化县博缘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德化陶瓷商城 定购热线:13600777720(柯先生)
电话:0595-23552006 地址:福建省德化科技园科技大楼  在线服务QQ:200377771 56731988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
 闽ICP备11015122号-1

扫一扫关注微信官方